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珠三角彩叶林美学文化与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王淳, 郝泽周, 孙冰, 李乐, 高丙涛, 曾伟, 陈勇, 万利鑫, 柯欢, 裴男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0 (2): 357-364.   DOI: 10.13209/j.0479-8023.2024.013
摘要55)   HTML    PDF(pc) (20829KB)(47)    收藏
针对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及周边地区常见的彩叶树种美学文化功能评价中的关键问题,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实践的基础上, 运用专家评估法和层次分析原理建立综合指标法, 构建包括3个准则层(B1~3)、9个次准则层(C1~9)和27个指标层(D1~27)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期有效地评价珠三角彩叶林的美学与文化功能, 明确森林城市群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保护与开发的重点, 提升彩色林相营建技术与美丽湾区建设的匹配性与实用性, 拓展城市林业和人居环境学科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中条山西南地区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舒武林,侯贵廷,王传成,肖芳锋,李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新疆柯坪地区碳酸盐岩对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
张鹏,侯贵廷,潘文庆,琚岩,张庆莲,李乐,舒武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04)      PDF(pc) (2564KB)(442)    收藏
针对柯坪大湾沟地区白云岩、颗粒灰岩、泥晶灰岩和颗粒泥晶灰岩4种碳酸盐岩, 选取4个剖面, 对其构造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裂缝面密度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白云岩、颗粒灰岩、泥晶灰岩和颗粒泥晶灰岩, 即在相同构造环境下, 白云岩最容易产生构造裂缝。同时发现质纯粒粗的碳酸盐岩(如颗粒灰岩)相对脆性大, 比泥质细粒的碳酸盐岩(如颗粒泥晶灰岩)更易发育构造裂缝。最后对碳酸盐岩裂缝面密度与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
肖芳锋,侯贵廷,王延欣,李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39)      收藏
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分析, 将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具有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为 3 期: 二叠纪末、侏罗纪末( 或延续到早白垩世末) 和新近纪以来。根据岩墙、节理、擦痕、褶皱与断层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 得出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别为北西西-北西向、近南北向, 北北东向。基于对新近纪以来准噶尔盆地构造应力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 进一步对整个盆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盆地边界几何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鲁西岩墙群侵位机制的磁组构研究
李乐,侯贵廷,王传成,王延欣,肖芳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31)      收藏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鲁西地区广泛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 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 以近南北走向为主。通过岩墙群的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认为鲁西地区岩墙群属于轻稀土略富集型, 岩墙群的岩浆源自富集型地幔, 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岩墙群的构造形态和流动构造表明鲁西基性岩墙群是基性岩浆侵位到先存的张性破裂中的产物, 岩墙自北部向南部侵入。磁组构的最大长轴方向与岩墙中线的夹角指示岩墙流动方向为自北向南, 进一步说明鲁西岩墙群是向南侵位的。另外, 结合鲁西岩墙群与燕辽拗拉谷的时空关系分析, 鲁西岩墙群很可能是来自中元古代燕辽-中条拗拉谷底部富集地幔型岩浆从北向南侵位到先存破裂中形成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